国务院最新印发!未来5年砂石需求或与这项重大战略有关!-pg娱乐电子游戏

国务院最新印发!未来5年砂石需求或与这项重大战略有关!

来源:国务院、新华社、人民日报(有删减)
时间:2024-08-08
对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、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、现代化都市圈培育、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4项重大行动作了部署,要求未来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接近70%。
  • 要求未来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接近70%

  • 提升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,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

  • 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

  • 加快保障性住房、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

  • 统筹运用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渠道

  • 健全城市规划体系,深化土地制度改革

  • 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、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

……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,是解决农业、农村、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,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,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新型城镇化作出重要部署,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明确了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举措。

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,7月31日,国务院印发了《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》,对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、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、现代化都市圈培育、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4项重大行动作了部署,要求未来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接近70%。

8月2日,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,相关部门负责人对《行动计划》作出详细阐释。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介绍,据测算,我国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,每年可以新增2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,可以拉动万亿规模的新增投资需求。

当前,受房地产市场低迷、全球经济发展不稳定等影响,砂石行业步入了下行周期,市场需求量持续缩减。业内人士预测,未来几年,砂石市场需求还会继续下跌。此次国务院印发《行动计划》,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、城中村改造、现代化都市圈等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建设,或将支撑起未来5年的砂石需求。

w020240802560718315183.png

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现场(赵一帆 摄)

部署重大行动,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

在重大行动部署方面,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与现代化都市圈培育两项行动,分别聚焦两类重点地区分类施策。前者针对冀中南、皖北、鲁西南、豫东南、湘西南、粤西、川东等城镇化率低且人口规模大、潜力较大的集中片区,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,构建产业梯度布局、人口就近就业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。后者面向城镇化率较高且人口持续集聚的地区,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,依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市县共同发展,推动通勤便捷高效、产业梯次配套、生活便利共享。

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将着力补齐城市短板。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,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、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、城中村改造,加强城市洪涝治理,抓好城市地下管网等“里子”工程建设,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。

《行动计划》明确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,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,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,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,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。在工作推进中,注重把握好以人为本、遵循规律、分类施策、集约高效原则。

《行动计划》强调,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、完善实施推进机制、加强监测评估。为强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保障,《行动计划》还提出,统筹运用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渠道,健全财政、金融、土地等政策,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;省级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本省实施方案,各市县要因地制宜细化政策举措和项目清单,切实推动目标任务落地见效。

微信图片_20240808143310.jpg

聚焦两类重点地区分类施策,着力补齐城市短板

“为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,更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《行动计划》立足国情、遵循规律,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部署实施了4项重大行动。”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介绍了《行动计划》的主要特点:

突出以人为本。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,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。主要措施包括:以进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为重点、兼顾城市间流动人口,统筹推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,着力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最关心的稳定就业、子女教育、住房保障、社会保险等问题,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政策,健全进城落户农民农村权益维护政策。

聚焦两类重点地区分类施策。一类是对城镇化率低且人口规模大的地区,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,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,构建产业梯度布局、人口就近就业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。另一类是对城镇化率较高且人口持续集聚的地区,实施现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动,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,依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市县共同发展,推动通勤便捷高效、产业梯次配套、生活便利共享。

着力补齐城市短板,主要针对城市发展中最迫切最突出的安全韧性问题,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。主要措施包括: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,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、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、城中村改造,加强城市洪涝治理,抓好城市地下管网等“里子”工程建设,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。

郑备表示,新型城镇化可在扩大内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,“从消费看,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实现稳定就业居住后,工资水平和收入增长预期将会提高,同时将能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,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将会提升,消费结构和生活品质也将升级。据测算,我国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,每年可以新增2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。从投资看,新型城镇化能够有效带动市政公用、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资以及居民住房等领域投资。初步测算,我国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,可以拉动万亿元规模的新增投资需求。

微信图片_20240808143313.jpg

提升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,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

我国地域广阔,不同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。为推动城镇化率低且人口规模大的地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。

“这些地区大多位于中西部,是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来源地,目前尚处在工业化进程中,大多产业发展还不充分,县城承载能力较弱。通过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和县城建设,以新型工业化发展带动城镇化水平提升还有很大潜力。”郑备告诉记者,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:

一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。引导潜力地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完善与发达地区产业对接协调合作机制,推动有市场、有效益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潜力地区转移。

二是促进产业园区提级扩能。推动同质低效产业园区整合升级,集中资源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业园区,提升园区设施和服务标准化水平。

三是强化产业发展人才支撑。加强职业院校、实训基地等建设,加快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水平。

四是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,加快补齐县城产业发展、市政公用、公共服务等短板,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到县城就业安家需要。

《行动计划》提出,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。“这是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。”郑备说,实施现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动的重点是做好三方面工作: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构建便捷高效的通勤圈;推动产业功能协同协作,培育梯次配套的产业圈;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,打造便利共享的生活圈。

微信图片_20240808143306.png

统筹运用中央财政、地方专项债券资金 深化土地制度改革

会上,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还介绍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。

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表示,中央财政采取积极的财政措施支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,目前已形成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、支持提高城镇承载人口能力、支持通过新型工业化来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方面政策体系,“我们将进一步加力提效,更好推动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。”

“我国有近3亿农民工,促进农民工就业关系经济发展、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。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工作司司长尚建华说,将按照《行动计划》要求,着力做好拓宽就业渠道、优化就业服务、加强技能培训、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方面工作。

自然资源部空间规划局局长张兵表示,下一步,将健全城市规划体系,深化土地制度改革,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、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,更好支撑《行动计划》实施。

《行动计划》就提升城市安全韧性作出进一步细化安排。住房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、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王胜军表示,要尊重科学规律、坚持系统观念、依靠制度创新、强化科技赋能,努力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。

《行动计划》通知原文点击:

编辑:周若萱

---转载请注明“文章转自:砂石骨料网

"));
网站地图